【誠則明 Taiwan.CNET.com 2006/09/25】
最近「Web 2.0」這個議題挺紅的。不管資訊類、或新聞類的報導,常常出現這個名詞,於是連我公司客戶們也開始感興趣了。
「那你們可以作Web 2.0嗎?」最近去拜訪一些客戶時就常常被問起這個問題。
由於客戶說得很大概,我聽得很模糊,為了Clarify我進一步追問他們:「那您要用Web 2.0作什麼?怎樣幫助貴公司(或政府機關)的應用?」
我常常得到以下幾種類型的答案,答案還蠻類似:
「嗯....嗯....就Web 2.0那些功能嘛!」
「就Web 2.0的精神,讓使用者可以很方便地分享資訊!」
「我們要建部落格,給客戶使用!」
「我們之前作的是Web 1.0,現在我們要提升到2.0,才能滿足客戶的需求!」
「就提供Web Service、SOA、RSS、Blog、Wikis的功能囉!」
聽完這些,一股好奇之心油然而生。我不禁懷疑:客戶是不是為了追求流行而提出這個問題。其實Web 2.0並不是這一兩年才出現的名詞,早在2003年就被提出,只是這一陣子才被重新炒作。
Web 2.0主要代表「分享機制、雙向的、每個人可以參與、貢獻內容」的概念。不像以往的網站都是單向發佈的,現在許多免費個人網站和社群網站,都提供了許多互動、分享功能,例如部落格、相片簿、留言版、網路百科全書等,這些就是很標準「Web 2.0」的例子。
可是問題來了:「Web 2.0」這樣的概念,全面地適用在企業或政府機關的網站嗎?
我常常問客戶以下這些問題:
「您們想要在銀行對外的網站,提供留言版給客戶分享嗎?」
「您們想要在政府網站,提供網路空間給國民分享資訊嗎?」
「您們想要在員工入口網站,提供給『部落格』給員工架設嗎?」
「您們想要在電信網站,開放鈴聲、相片簿,給客戶自由上載和分享嗎?」
通常得到的答案,都是「應該不會吧!」或是「那我們再想想!」
先撇開也是議論紛紛的「SOA」和「Web Service」的應用,就營運本質來看,Web 2.0要與企業目的結合似乎不容易。對像是金融業、電信業、政府機關這種組織來說而言,網站資訊目的在於「服務使用者」和「行銷」為,如果上面的資訊是外面使用者分享,一旦資訊出現不正確,責任是由誰來擔?分享的使用者嗎?難道架設網站的「企業」和「政府機關」不用負責嗎?
再者,如果開放討論區,使用者留下的訊息是讚許的,可能對公司會有所加分效果。但如果有人在上面批評,根據「Web 2.0」的概念,企業或政府機關是不能任意刪除的,通常這樣的留言會導致負面效果被渲染擴大,對企業或政府機關的聲譽可能會造成不小的影響。
畢竟一般企業或政府的存在其有現實的目的:行銷、銷售、營利目標、存活下來、服務客戶或人民,不能像.com公司,例如::Yahoo、MSN、Google、...等,提供免費服務、Blog、討論區...等功能,希望更多的人數者使用來增加廣告的營收,所以可以完全任意地提供使用者彼此貢獻和分享。如果Web 2.0可為企業界或政府機關產生利潤、提昇生產力(也是利潤)、或是有助於了解客戶、提供客戶服務(還是利潤),則自然有其必要。
大家可以去看看,有哪家銀行、電信業者在客戶網站提供討論區、部落格、相簿簿、音樂分享的功能?
曾經有。國內一家大型銀行曾開放了討論區,結果一上線就留言一大堆,引發「迴響」不斷,客服部門電話接不完,公關部門急著滅火,才四五天就宣佈關閉。討論區中的留言不管善意或惡意、是真是假,對公司已經造成傷害,不但對公司形象造成損害,更間接讓客戶轉到他家銀行。
「有啊有啊,台灣不是有ISP推出部落格嗎?」或許有人會這麼說。不過這問題比較複雜,因為ISP可以運用它的現有網路頻寬及空間來經營像「無名小站」類似的服務。但我認為其他企業充其量是純做客戶服務,長遠而言有無產出實際營收,就很難說了。
因此,問題在於是不是能讓Web 2.0作正確的business model,例如它可以融入企業營運流程。像是網路百科全書(Wiki)的概念,就可以應用在企業(政府)內部建立起一個Business Wiki,讓員工彼此貢獻,進行知識分享、經驗傳承。這時Web 2.0就可以有正面效果(不過有些客戶早就做了類似「知識管理」的功能,只是不叫Wiki。那這種就可以算是說是Web 2.0的應用了)。
「Web 2.0」是不是全面適用在企業應用或政府機關?這個問題還是要回歸最基礎的問題:它能否滿足營運、生存的需求。如果只是為了Web 2.0而Web 2.0,會不會到頭來只是浪費一筆錢,甚至還有害呢?這是值得大家去思考的問題。
留言列表